吉林中山醫院熱線
17743482632
吉林中山醫院專家介紹:癔癥又稱歇斯底里,是由個體明顯情緒因素,如生活事件、內心沖突、暗示或自我暗示等所誘發的精神障礙現象,包括轉換性障礙和分離性障礙兩種形式。普通人群患病率在3%~10%之間。兒童癔癥有明顯的集體發作特征,多發于學齡期,女童多發,農村患病率較城市高,經濟文化落后地區集體癔病發作頻率較高。
-癔癥性格與遺傳素質有關
癔癥性格表現為情感豐富、富有夸張表演色彩,且富于幻想。
患者性格具有幼稚特征,表現情緒不穩定、反復無常、輕浮、易受暗示等;導致前次發作的類同情景、事物、談話內容等因素均具暗示作用,可誘導癔癥再次發作。若有軀體疾病、月經期、疲勞、體弱、睡眠不足等情況,也容易促發癔癥。
集體發作癔癥往往出現在教室、課堂、操場、集體宿舍或醫院病房內。相關誘因可導致集體性恐懼和焦慮而發作癔癥,如面臨考試、教師過于嚴厲、預防接種注射、類似病人的表現、同班同學死亡或受傷、腦膜炎流行等。而有些宗教迷信活動、災難、突發事件、戰爭等,也可促發集體癔癥發作。
-癔癥是一種心因性疾病
癔病的臨床表現千奇百怪,精神病學家形象地稱之為“精神疾病的魔術師”。
(1)分離型癔癥:呈情感暴發狀。幼兒期表現大哭大鬧、面色蒼白或青紫、大小便失控等;較大兒童呈煩躁、哭鬧、砸物、揪發、撕衣或地上打滾抽搐。在人多且易引起周圍人注意的地方,持續時間較長。
(2)轉換型癔癥:以痙攣發作、癱瘓、失明失聰、失音等為主。
-癔癥表現具有以下共同特征
癥狀無器質性病變基礎,無法用神經解剖學作解釋。
癥狀變化的迅速性、反復性,不符合器質性疾病的規律。
自我為中心,一般在引人注意的地點、時間內發作,癥狀夸大和具有表演性。
暗示性強,容易受自我或周圍環境的暗示而發作,亦可因暗示而加重或好轉。
-治療方法可分五類
(1)心理治療:通過談話、集體游戲等消除患者不安情緒,尋找問題癥結。每次心理治療不超過40分鐘。
(2)暗示療法:最常用的是言語暗示,即告訴患者經過治療會取得良好效果,并配合針灸、10%葡萄糖酸鈣靜脈注射、電興奮治療等。暗示療法適用于急性發作而且暗示性較強的患者。
(3)隔離治療:對可能誘發集體發作的病例,應將首發患者隔離開來,減少強化,然后及時通過講解和引導,消除其他患者的緊張情緒。
(4)藥物治療:對情感暴發或痙攣患者不宜采用暗示療法,可給予小劑量安定類藥物或抗精神病藥。兒童不宜長期用藥,以免增加暗示作用而鞏固病情。
(5)其他治療:對癔癥痙攣發作、嗜睡狀態、木僵狀態者,可采用人中、合谷、百會、內關、涌泉等穴位針刺治療。
-如何預防癔癥“群發”
癔癥一般在強烈精神因素作用下急驟起病,其情感、思維及行為不像精神分裂癥那么荒謬離奇,多數患者可獲良好的緩解。怎么預防癔癥“群發”呢?
(1)及時轉移注意力:有的癔癥病人在發作前常有某些癥狀,此時可有意識轉移注意力,改變其心境。
(2)避免不良暗示:做好患者周圍人如同學、親屬等人的工作,避免周圍人造成過分緊張、關心的不良影響
(3)減少負性刺激:癔癥的發作往往與負性刺激關系密切,諸如親人死亡或其他意外遭遇、自尊心受到挫折、人格遭受侮辱、家庭不和、父母沖突、父母對孩子態度生硬、同學之間的糾紛等。某些軀體疾病、疲勞、健康狀況不良等,也容易促發本病。
(4)注意生活調節:合理安排生活,保證充足睡眠,以提高大腦皮層的工作能力。
(5)正確認識疾病:告訴患者,本病是由于高級神經活動失調所致的發作性癥狀,是暫時性的腦機能障礙,并非器質性病變,完全能夠治愈。
上一篇:癔癥是什么病
下一篇:癔癥如何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