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中山醫院熱線
17743482632
吉林中山醫院專家介紹:其實諸如焦慮癥、抑郁癥、強迫癥中你永遠不要想著戰勝它們,因為它們就是你的一部分,你改變的只是對待它們的態度。
就像佛教有一則故事叫“誰縛汝”,四祖道信大醫禪師在12歲的時候就感受到了人生的各種糾纏,從而向三祖僧璨求解脫,演出一段驚天動地的“誰縛汝”公案:
其實往往束縛住我們的就是我們自己,這場漫長的康復馬拉松就是讓你學會一步步從自己設下的彌天陷阱中走出來。
為何要學會“接納”
在弗洛伊德《癔癥的研究》中,他寫到:
“他的意識中并不存在焦慮的真正原因,而只是發現焦慮……把病人意識到的心理現象,與其他的意識內容形成因果聯系,這似乎是很有必要的,在許多情況下,真正的因果性已經脫離了意識的知覺,而病人毫無遲疑地試圖形成另一種他自己認為,但又不存在的聯系!薄贰吠扑]閱讀:什么是癔癥
在他的研究中,他把焦慮作為一種無意識沖突下的產物,而真正產生焦慮的原因卻被放在潛意識中與意識失去了聯系。
精神分析把焦慮被分成三種:
-現實性焦慮
-神經癥性焦慮
-道德性焦慮。
前者(現實性焦慮)與我們面臨的現實情境有關,所以我們可以知道焦慮的來源,在此種情況下,行動是解決焦慮的好的辦法!贰吠扑]閱讀:焦慮癥患者要怎樣治療
但更多情況下我們的焦慮是后面的兩種(神經癥性焦慮、道德性焦慮),引起焦慮的內容是我們潛伏于心的,連自己都不能輕易接受的思想、沖動和欲望。
比如;
有的人害怕承認脆弱,而在生活中一直表現強大。
有的害怕去依賴而表現的獨立到似乎不需要別人。
我們對自己的這些感到羞愧,于是試圖把它排斥在想法之外,然而,我們抗拒的東西會一直存在。結果是,我們又投入大量的心理能量用到這種排斥上,不讓那些有威脅性的情感浮出水面進入我們的意識。
所以這樣只會讓自己更加痛苦。因此,無論這些想法讓你感到如何地痛苦,你都要努力讓自己迎接它。同時,接納也要注意不是強迫自己接受我們的痛苦,而是更多地接納自己的態度,這些想法和感受是自己的一部分,但它們不等同于自己,面對痛苦本身會帶來更大的痛苦,所以接納要首先培養對自己的慈悲,從對自己的全然地接納開始!贰吠扑]閱讀:患了焦慮癥該怎么辦
信心和耐心必不可少
我們知道神經癥的康復經常要用“月”和“年”來計算,這個過程也是針對自己性格問題的不斷修復過程,這自然著急不得。
康復這件事,如果太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則容易事倍功半,甚至一敗涂地。所以,“快快走”有時候會“慢慢到”,而“慢慢走”的話,反而可能“快快到”。 有些人由于孤陋寡聞,不懂很多客觀規律,所以,做起事來非常急躁,猶如漲潮時一浪接著一浪。
之前我的一個來訪者很有趣,一開始他因為自己焦慮問題找我,每次聊的過程中總要問我:“老師,你說我到底什么時候才能好啊!”
這個問題我也回答不上來,因為根本沒人可以回答他這個問題,就這樣我們過了大概半年,一次無意中,他居然給我發微信說他痊愈了。
而且痊愈的過程中正是他開始變得不那么著急想康復,自己反而對焦慮的抗拒不那么明顯,最后無意中走了出來。
正是應了那句話:“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有些人在康復得到一個方法后,剛開頭特別激動,興奮得不得了,但沒過多久,熱情就消失了,甚至再過一段時間就棄之不顧,這就是人格不穩重的表現。 總之,不管是什么樣的人,今后要懂得這些規律。否則,你是很難在焦慮康復這場漫長的馬拉松中堅持下來的!贰吠扑]閱讀:焦慮癥的自治方法